尽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“退役潮”尚未到来,但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已挤满大量提前布局的企业 。
当前行业面临双重压力:一是退役量预判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,二是非正规回收渠道的冲击,导致市场呈现典型的卖方特征和价格倒挂现象,整体盈利能力承压。
受访业内专家表示 ,预期在4—5年后到来的动力电池“退役潮 ”有助于缓解供需错配压力,但行业发展仍需加强引导。当前,国家正在加紧修订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》,并将其升格为部门规章 ,通过源头管控确保退役电池进入正规途径,并明确各行政单位 、执法机构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中的分工,破解“九龙治水而水不治”的难题 ,推动行业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发展格局 。
供需错配行业寒冬延续
近些年,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快速成长。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快速增长和动力电池“退役潮”的综合评判 ,社会资本普遍看好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市场发展前景,大量企业投资入局,产业快速扩张。
企查查数据显示 ,我国现存的17.2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中,超六成企业于3年内成立。截至5月1日,2025年我国新注册电池回收相关企业15202家 。
然而 ,与产业扩张“热情 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生产线的“冷清”。《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5年)》显示,截至2024年底,中国白名单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产能为423.3万吨/年,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只有65.4万吨。粗略计算 ,全行业名义产能利用率仅为15.5% 。
市场对于动力电池“退役潮”预判的失真很大程度上引发行业产能供需错配,行业内卷加剧。根据工信部2016年出台的规定,2024年后 ,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陆续“脱保”,然而“脱保 ”并不代表用户会立刻报废电池。
“据实际使用情况调研,大部分消费者对电池续航衰减的容忍度较高 ,即使续航里程下降至80%,甚至60%以下,仍会继续使用 ,行业早期乐观预测的动力电池‘退役潮’或延迟4—5年才会到来 。”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、中汽数据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胡嵩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。
“对于企业而言,经历了2023年和2024年两年艰难的时期,2025年上半年行业状况仍未有明显改善。”某北方城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副总经理张强(化名)告诉记者 ,当前多数企业依靠2022年的盈利维持基本运转,已几乎将此前的盈利消耗殆尽,部分企业亏损甚至过亿元 。
胡嵩认为,尽管2025年或有更多退役动力电池进入回收利用市场 ,但增量供给难以呈现数量级增长。有机构预测,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突破400万吨,但考虑到产能扩张的影响 ,若未来行业发展仍无相应引导,行业供需失衡或将延续。
价格倒挂或颠覆行业规则
在持续的供需错配下,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已呈现出明显的卖方市场特征 。受访企业普遍反映 ,退役电池收购价格居高不下,综合利用后的产品售价难以覆盖原材料成本,这种“面粉比面包贵 ”的价格倒挂 ,使得综合利用企业盈利困难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前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存在一些既无环评许可,也无安全生产资质的“小作坊” ,因无需耗费资金用于安全、环保,其通常会以更高的回收报价“截胡”本可流入正规渠道的退役动力电池,迫使正规企业提高收购价格,进一步加剧成本倒挂。
“短期内的成本倒挂 ,企业咬咬牙就坚持过去了。 ”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明跃彬向记者表示,不少企业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仍选择坚持,是看好后续的政策支持和动力电池“退役潮”的到来 。
不过 ,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从资源总量来看,锂资源并不稀缺 ,其供应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。未来随着锂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持续提升,碳酸锂价格下行或成为趋势。
胡嵩提醒,当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 ,特别是跌破5万元/吨关口时,可能会使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面临长期的成本倒挂,届时国内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发展逻辑将发生显著改变 。综合利用企业将无法通过出售产品赚取差价 ,向主机厂 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收取综合利用服务费将成为主要盈利点。
明跃彬表示,综合利用企业并非碳酸锂的生产企业,核心业务是提供固废处理服务。当前,欧美等地区逐步推进生产责任延伸制度 ,动力电池生产、使用企业需对其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,包括产品的回收和处理 。未来,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若陷入长期的成本倒挂 ,主机厂或成为报废电池处理费用的主要承担者。“无论这一天是否到来、何时到来,加强渠道建设都是企业安身立命的关键。”
国家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部门规章或年内出台
随着动力电池“退役潮 ”临近,近年来 ,中央、地方陆续出台政策,规范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发展 。
近期出台的《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专门规范“退役”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,从区域中心建设 、回收利用规范、鼓励支持措施、监督检查 、法律责任等方面,为规范“退役”电池回收利用提供了制度支撑。
清华大学环境学院、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副研究员董庆银告诉记者,《办法》明确要求“退役 ”电池应交售给回收服务网点或综合利用企业 ,创新提出建设多个区域中心,有助于通过源头管控,确保“退役”电池进入正规途径。同时,明确各行政单位、执法机构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中的分工 ,破解“九龙治水而水不治”的难题 。
需要看到,《办法》作为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缺乏强制约束力。当前,国家正在加紧修订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》 ,并将其升格为部门规章,除覆盖《办法》所提举措外,将从更多方面系统推动行业发展。行业预计 ,相关文件或于年内推出。
张强认为,行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困境,实则蕴含机遇 。企业需要强化渠道建设 、加强技术创新 ,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,在大浪淘沙中活下来,进而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。
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)
手机上哪里可以买股票:股票开户网上开户-【风口研报】AI技术深度赋能 游戏行业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
在线股票配资查询门户:炒股指加杠杆-港股迎来打新热!“散户失权”引争议
买股票用哪个证券公司好:散户做几只股票-火山引擎重磅大会将至 机构资金潜伏5只超跌概念股
股票开户几天可以买股票:手机如何玩股票-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8月22日周五
股票配资官方平台:股票价格和公司业绩-长安汽车董事长谈“车圈出现恒大”:不超过两年 行业会回到比较良性的价值竞争态势
股票分析app推荐:散户怎样买卖股票-LABUBU又要“跨界” 泡泡玛特的IP流量能否成功实现其珠宝品牌的商业转化?
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...
界面新闻记者|何柳颖界面新闻编辑|王姝...
记者辛圆据交通运输部网站周三发布消息,交通运输部办公厅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、财政部办公厅印发《202...
文丨财联社美国银行周二公布的8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,投资者越来越预期全球经济将避免衰退,但他们仍担心通...
5月30日,深交所公告,本周共对137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,涉及盘中拉抬打压、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...
*ST亚振(603389)6月26日晚间公告,公司股票于6月17日至6月2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9.43%...
周一(6月30日)军工板块再度爆发,军贸方向活跃,国科军工、航天南湖涨超10%,国睿科技涨停,中航成飞、中航沈飞等涨...
陈迪武今年40岁,是一位长相敦厚的中年男子。他有一个1岁2个月的儿子“牛牛”,长得虎头虎脑,颇为可爱。牛牛有一个不一般的...